站点图标 元哲咨询

2017中国多晶硅行业研究报告

2016年中国多晶硅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17.5%;硅片产量约63GW(吉瓦,下同),同比增长31.2%,光伏电池产量约为49GW,同比增长19.5%,光伏组件产量约为53GW,同比增长20.7%,光伏新增并网装机量达到34.5GW,同比增长127%。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继续位居全球首位。

据CRI分析,太阳能级多晶硅是制造晶体硅光伏电池片的主要原料,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投资最密集的基础环节。截至2016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454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7742万千瓦,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2016年,中国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品出口额约为138.4亿美元,同比下降11.3%;对印度、土耳其、智利、巴基斯坦等新兴市场出口显著提升,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占比降至30%以下。2016 年中国光伏出口下降主要是受中国多家光伏企业在海外设厂影响,中国企业在20多个国家投资设立光伏企业,截止2016年底在海外已建成的光伏产能超过5GW,生产布局全球化趋势明显。

阅读全文:https://www.cri-report.com/energy-chemicals-materials-non-ferrous-metal/506-2024-research-report-on-china-polysilicon-industry-2017-2021.html

据CRI分析,截止 2017 年 6月底,中国正常生产的多晶硅企业已经从2011年底的80多家下降到 17 家,有效年产能大约 23 万吨/年,较 2016 年底净增 2万吨/年,其中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预计到 2017 年底,中国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 25 -26万吨/年。仅国内现有多晶硅产能就足以满足近40GW电池片的原料需求。目前每年进口的10万吨多晶硅也基本是加工成光伏组件出口,中国本土的光伏电站并没有直接用到这部分原料。

从2008年开始,中国本土多晶硅产业受到了来自美国和韩国的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至2011年底,由于进口多晶硅数量大幅增长,进口价格持续下降,中国本土多晶硅企业陷入了大规模停产的严重困境。2012年7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开始进行反倾销调查。2014 年1月20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的公告》,裁定原产美国和韩国的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了实质损害,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随后中国商务部发起了一系列针对进口多晶硅的反倾销调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多晶硅的进口,促进了中国本土多晶硅产能及产量的上升。

据CRI分析,最近几年全球增长最快的光伏市场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国政府在2015年底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由1.5人民币分/千瓦时增加到1.9人民币分/千瓦时,这将会缓解政府补贴风电、光伏项目的资金缺口。此外,2015年底,美国政府宣布将30%光伏投资税收抵免额度政策延长至2019年,使得美国光伏市场在2017-2019年仍会保持较高的投资热情。由于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光伏业对多晶硅的需求将持续上升,使得一些新投资者宣布将进入这一市场,其中实力较强的包括东方希望集团。截止2017年6月,东方希望集团已开始在新疆昌吉州投资建设一个年产12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全部完工后东方希望集团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同时该项目采用目前最先进的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并配有自备电厂等项目,可大幅降低成本。

阅读全文:https://www.cri-report.com/energy-chemicals-materials-non-ferrous-metal/506-2024-research-report-on-china-polysilicon-industry-2017-2021.html

据CRI预测,中国市场对多晶硅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空间。但是中国多晶硅产业正处于调整期,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者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需要慎重分析。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