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落式养殖
聚落养殖模式在非瘟时期优势凸显聚落养殖模式的高标准猪舍建造,在非瘟防控方面优势突出;同时,饲料、养殖与屠宰的资源聚集,形成产业链闭环和全产业链把控,减小风险敞口。
聚落式的三个层面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聚落式养殖模式介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好模式的特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高标准、高规格、高效率、高生物防控。聘请欧美及中国两方面的顶级专家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生物安全等因素进行设计,在曾经的河滩荒地建立起现代化的绿色、循环、聚落式的农场,整个猪场繁育过程中,猪群实行封闭式管理,实现场外不见猪,不见粪便污物的理想状态。
猪舍内的设施设备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温度、湿度都有系统的环控设备精细控制,猪呼吸的空气经过空气过滤净化设备严格过滤,投料、喂水、卫生清理全部有电子设备自动控制。公猪站和核心群的员工实行全天候的封闭式管理,每天进入圈舍都要进行双层的消毒隔离,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种猪的全方位立体生物防护。
二、散养和规模养殖
主要分为散养和规模养殖,散养模式目前在中国占比在加速下滑,规模养殖占比在加速增加。规模养殖中“公司+农户”和“公司自繁自养”两种模式相对较多,近几年国家政策鼓励农民养殖合作社形式,发展也比较迅速。“公司+农户”模式正在成为中国大型养殖企业的一种扩张方式。
“公司+农户”模式是公司提供仔猪、饲料、疫苗等,生猪养殖环节由农户完成,在养殖过程中执行统一的养殖技术、规定饲料以及疫苗的使用,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根据合同将猪成品交由公司回收并进行统一销售。公司完成销售后根据委托养殖合同以及合作农户的养殖管理成绩等情况与合作农户进行结算。国内生猪养殖龙头企业温氏股份是“公司+农户”模式创始者并且是发展最成功的企业。
“公司自繁自养”模式是生猪饲料、育种、养殖均由公司完成。国内以公司自繁自养模式为代表并发展成功的龙头企业是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在生猪养殖环节实行“大区域、小单元”的布局,以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和外界病原的侵入;在养殖过程中,采取“早期隔离断奶”、“分胎次饲养”、“一对一转栏”、“全进全出”等生物安全措施,确保本公司防疫体系安全、有效。公司依据现代分阶段、按流程饲养理念,采用“五阶段饲养四次转群生产流程”。生产过程按母猪配种、妊娠(怀孕)、分娩哺乳、仔猪保育和生长猪育肥共5道工序,每道工序完成一个生产阶段的任务,完成一道工序进行一
专业二元母猪养殖、专业育肥、自繁自养、一体化养殖。
专业二元母猪养殖是从大型规模猪场或种猪场购进二元母猪,通过人工授精或者自然配种专业繁育仔猪,再将仔猪供应给专业育肥猪的养殖户。主要承担母猪繁育和仔猪成活风险。
专业育肥是通过外购仔猪进行专业育肥,至少需要四个月以后出栏变现。
自繁自养模式涵盖了从种猪到育肥猪的整个生产过程。按照规模不同分为小、中、大规模自繁自养。由于产业链周期覆盖较长,小规模自繁自养抗风险能力比较弱,行业占比在逐渐下降。中大规模自繁自养专业化水平、资金实力和盈利水平都比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行业竞争能力比较强。
三、2018年中国生猪存栏量状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养猪行业同样处于重要地位。数据显示,中国生猪养殖量占世界生猪总养殖量56.6%,远高于美国、欧盟及其他国家。
全球生猪存栏量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高品质的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以及各种粮食加工作物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养殖行业环保问题,特别是2017年起,国家对于养殖行业环境严抓严管,可以说养殖行业步履艰难,使得养殖规模有所缩小。
从生猪养殖的市场规模来看,中国这些年整体进步非常小,年复合增长率大约为3.6%,其中既有进口替代的原因,也有本身规模化养殖水平不高的原因。
2007-2018年中国生猪养殖市场规模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8年12月末,国内生猪存栏量42817万头,比上年下降3.0%国内生猪存栏量在2012年达到4.75亿头,之后,就开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国内生猪存栏的增长高点出现在2011年8月,时值为5.38%,之后至今,存栏增速就开始趋势性下降——自2012年9月开始,生猪存栏量已经连续76个月下降,并且降幅有扩大势头。
2018年,国内生猪出栏量69382万头,同比下降1.2%。2018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明显提速:第一、二、三季度,出栏同比增加4.36%、3.85%、2.81%。考虑到之前连续八个季度的负增长,以及连续四个季度不足1%的增长,生猪出栏提速可能意味着需求的阶段性增加。但是,相比2014年7.35亿头的出栏峰值,国内的生猪出栏量已经大幅减少了5.58%。
2012-2018年中国生猪出栏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2-2018年中国生猪存栏量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1月份以来,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明显下降,达到10年来下浮的最高峰值。今年1月份和2月份,全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同比分别减少12.6%和16.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分别减少14.8%和19.1%。由于从存栏到出栏的周期性,这预示着下半年生猪出栏会减少,市场供给有可能偏紧,进而带动猪价出现阶段性上涨。
各地反映,短期内生猪存栏可能还会继续下滑,下半年猪价可能上涨。针对上述形势,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省份要尽快研究出台对种猪场、地方猪保种场和规模猪场的临时性生产救助补贴政策,稳定生猪基础产能。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生猪养殖场户申请贷款提供增信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财力给予必要的贷款贴息补助。
四、2019年行业发展趋势
母猪存栏加速下滑,价格已跌至历史低位,存栏方面,尽管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滑,但2017年环比变动幅度基本在1%以内,经历2018年4-5月的深度亏损后,存栏量减少幅度开始加大,今年4月-10月(除9月),能繁母猪存栏月环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价格角度,二元母猪价格已跌至26元/公斤的历史低位,反映补栏情绪低迷。同时与业内专家沟通了解,淘汰母猪胎龄已降至6胎,母猪转商销售已持续10月,反映行业产能收缩。
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加速下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母猪价格已降至历史低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仔猪价格持续下跌,盈利已由正转负。仔猪价格的持续下跌印证了散养户补栏低迷,全国仔猪均价已跌破22元/公斤,河南仔猪价格更是跌至20元/公斤。盈利方面,2018年11月以来,仔猪销售毛利已由正转负,预计后续行业产能将进入大量淘汰期。
仔猪销售毛利已转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河南仔猪价格已跌至20元/公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2019年下半年或迎周期反转,判断本轮周期的关键在于非洲猪瘟疫情及相关政策走向。自然周期中,因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及2016年的盈利积累,仅经历今年4-5月的深亏无法使产能彻底出清,需要更长的持续深度亏损方能推动产能去化。但非洲猪瘟的爆发使行业产能淘汰的驱动因素由产业自身的内在运行规律转向外部因素催化。疫情方面,非洲猪瘟蔓延至全国且短期内无法消除几乎已成共识,政策层面,禁调及泔水猪的全面禁养将加速散养户退出。伴随非洲猪瘟的持续发酵,预计2019年生猪供给的减少或复制2007年猪蓝耳影响下的惨烈,2019年下半年或迎周期反转,全年均价涨幅预计达13.9%。
2019年生猪价格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猪养殖行业竞争度逐步提升,生猪养殖这一行业本身就是个辛苦活,这些年中国的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一直处于缓慢的增长状态,而且行业极为分散。随着环保压力的日益加大,散户养殖正在加速退出市场。这样一来,除了能够降低市场生猪供给量,还可使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过渡。散户养殖比例下降的同时,使得行业集中度提高。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消费者对食品包括肉类及肉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口味、营养等。信赖品牌、消费品牌,已成为市场发展的明显趋势。
未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将主要呈现规模化生产,小规模养猪的时间将会过去,从而是一种标准化的,规模化的生产方式出现。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