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塑料污染的管控越来越严格了。
在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限塑令”之后,2020年年初,发改委、环境部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即“禁塑令”。其中提到,到今年年底,要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今年7月17日,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商场和超市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等,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废旧塑料处理的困扰。传统的塑料一般不易于分解,在自然界可以停留几百年。如果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塑料中的增塑剂和添加剂还会造成地下水污染;焚烧之后还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影响人体健康。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家,必须要重视“白色污染”的问题。禁塑令下,可降解塑料行业有望快速放量。
01、什么是可降解塑料?
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
根据降解方式的不同,可降解塑料可以分为四大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
光降解塑料是指被光照射后能发生降解的塑料。制品一旦埋入土中,失去光照,降解过程则停止。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缺点是降解过程中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一类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真菌)和藻类的作用而引起降解的塑料。此类塑料贮存运输方便,应用范围较广。
光/生物降解塑料,就是融合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双重特点的塑料。
水降解塑料是一种在水中可以溶解的塑料,原因是其中添加了吸水性物质。
目前,光降解、水降解、光/生物降解塑料因降解过程受限以及技术不成熟,产品较少。而生物降解塑料降解过程受环境限制小、并能完全降解,成为可降解塑料的主流产品。平时所说的可降解塑料一般就是指生物降解塑料。
此外,根据原材料划分,可降解塑料还可以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前者是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塑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聚谷氨酸)等。后者是以化石能源为原料生产的塑料,主要包括PBSA(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
02、原材料聚乳酸价格大涨
市场上可降解塑料产品以淀粉基降解塑料、PLA和PBAT为主。淀粉基塑料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其性能比较差,而且无法实现完全降解,仍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很难得到进一步推广。PLA和PBAT的性能比较好,且可以实现完全降解,是未来主流可降解塑料产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PLA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生物相容性,一般用于日常塑料制品、薄膜、医用产品包装等。PBA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一般用于一次性日用品、包装材料等。
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端主要集中塑料袋、餐盒、地膜、快递等包装领域,因为这些塑料的单体用量低、容易污染、难分离,可降解塑料更适合在这些领域成为传统塑料的替代品。从2019年全球可降解塑料需求结构来看,包装领域占据总需求的53%,其中软包装占31%,硬包装占22%。此外,纺织品、农业、消费品等领域占比较大。
从产能结构来看,2019年全球生物降解塑料年产能为107.7万吨。其中淀粉基降解塑料为40.93万吨,占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38%。PLA为26.9万吨,占比25%;PBAT为25.85万吨,占比24%。不同地区的可降解塑料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在主要的消费地区中,西欧以淀粉基塑料为主;北美和亚洲、大洋洲则以PLA为主。西欧是淀粉基塑料用量最大的地区,主要因为其发展可降解塑料较早,起初并未发现淀粉基塑料降解残留和不能完全分子化降解的问题。
从塑料价格来看,PLA价格为1.6-1.9万元/吨,PBAT价格为1.9-2.1万元/吨,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价格每吨不超1万元。可以看出,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是传统塑料价格的2-3倍。可降解塑料生产成本较高,这也是替代传统塑料进展比较缓慢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在政策的引导下,聚乳酸(PLA)市场一度供不应求,较低的产能加大了市场缺口。以前聚乳酸的市场价格一般维持在2万元左右一吨。但就在2019年底,聚乳酸已经涨到了3万元一吨,今年更是飞速上扬,一吨涨到5万元左右,甚至还出现有价无货的局面。
聚乳酸可降解塑料原材料是从玉米合成而来,利用的是生物发酵方式,有一定的技术壁垒。目前核心的技术被欧美一些企业所垄断,国内企业在这方面起步较晚,技术还不成熟,投产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短期来看,供不应求矛盾无法解决或将进一步推动聚乳酸价格上涨。
03、千亿市场规模可期
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可降解塑料市场依然是靠政策来驱动,每一次禁塑令的推出都会带来对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发展。
西欧、北美的限塑令推出时间比较早,主要采取对塑料袋征税、有偿使用塑料袋等较温和的方式来执行,本质就是把生产成本转嫁到消费者,从而抑制塑料用品的使用量。禁塑令推出时间稍晚,主要是通过禁止生产、销售、使用等方式对传统塑料进行禁用。
以西欧为例,2011年、2017西欧国家推出“禁塑令”时,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在当年实现了大幅增长。相比下来,2012年、2015年、2016年推出“限塑令”的时候,当年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我国在2008年起开始立法,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在限塑政策上与欧美国家接轨。今年1月份,我国推出“禁塑令”,禁止、限制使用对环境负担较大的塑料,加快推广塑料的可替代产品,有助于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
实际上,目前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渗透率非常低,2018年我国塑料消费量达1.09亿吨,可降解塑料消费需求市场规模约为4.2万吨,渗透率仅为0.04%左右。从这一数据来看,可降解塑料行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华安证券指出,依据各省市禁塑政策执行时间表和执行力度,以及海外可降解塑料发展历程,预测了我国未来10年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变化。到2025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23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477亿元;到2030年,预计我国可降解塑料需求量可到428万吨,市场规模可达855亿元。
04、产业链及相关公司分析
可降解塑料具有上游原材料、中游制品加工、下游垃圾分类降解等产业链。
可降解塑料中,PLA上游原材料为乳酸和丙交酯,PBAT上游原材料为PTA、AA、BO等化学单体。可降解塑料中游包括PLA和PBAT的合成,以及后续的塑料薄膜、器件等制品加工。由于可降解塑料一般需要在需要在工业堆肥环境下降解,其下游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及降解处理产业。
2019年下半年以来,多家国内企业宣布扩大可降解塑料领域的布局,其中上市公司包括金发科技、金丹科技、瑞丰高材、华峰氨纶、彤程新材等。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