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越来越多,商业街沿街店铺该怎么活?

现在,你们走在街道上,都会做些什么呢?

街道是城市里最有乐趣的开敞空间。回想了下,最近几年即使自己很享受街道的空间,却很少“逛街”了。我们这一代人当下对街道的使用,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休闲空间的选择。它们的重要性在于和朋友交谈、聚会、散步,而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更多把街道视为购物场所——那些仍然存在的商业街,基本都成为了游客或是上一辈人的目的地。

这也是今天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当我们对街道的理解改变了之后,商业街是不是就没法生存下去了?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来划定一个研究范围。

在特大规模的城市里,典型的商业街通常都位于市中心或者老城区里。这些街区在过去数十年甚至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都是城市功能高度混合的区域,积累了厚重的商业氛围。后来它们又多少得到了一些保护,使得现代商业的空间形态很少侵入。

因此,在北上广三座城市里,分别选择了一批被认定为历史街区(北京称它们为“文化精华区”,上海叫“历史文化风貌区”,广州则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街道和沿街的商业门店展开分析。

广州的历史文化街区总面积比较小,算上内环外的新河浦和华侨新村也只有6.18平方公里。北京的这个数字是11.21平方公里,而上海由于包含虹桥路、江湾等内环外的区域,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面积达到了27.33平方公里。

直接按面积来计算这些区域里的商业网点密度,广州历史街区的密度可以达到2498家/平方公里,是北京的4倍多,上海的2倍多。如果跟上图中划出的传统中心城区比较,广州历史街区的商业密度也比整个老城高出50%——由于历史街区中包含了较偏远的区域,上海的这两类区域相比反而是浦西内环整体密度更高。

历史街区大多是中国城市中街道肌理最为细密的区域,这也使得这些地方的商业几乎都需要沿街排布。而街道两侧的店铺够多够密,才有可能形成一条商业街。

首先根据历史街区内的店铺沿街性做了一轮筛选:将街道中心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商铺算作沿街店铺的话,就可以计算出各片街区里的沿街店铺占比。由于全部位于北京二环内的历史街区极少出现大型商业体,它的店铺沿街性明显更高。

但仅仅是商铺有沿街展示面并不够,它们连绵不断,提供丰富的选择,才是商业街出现的根本。按照街道长度来进一步计算每条街道上的沿街店铺密度,就能很明显地看到哪里的商业更发达。

我们在下图中分别列举了北上广沿街店铺密度最高的10条街道。从每100米能容纳多少家店铺的数据看来,北京最为“外向”、服务游客体验胡同文化的什刹海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等沿街店铺密度也仅仅达到了上海和广州一些普通街道的水平。

当然在沿街店铺密度的计算中,我们没有排除沿街商业体或市场内的临街商户——它们很多时候也直接构成了街道的商业感。但这也造成了你在上图中看到的上海、广州的个别排名靠前的道路其实参杂了大量室内店铺而带来的偏差。(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批量消除它们的影响,又同时可以考虑它们对街道商业氛围的贡献。)

汇总不同街道的沿街店铺密度,就能更明显地看到北上广之间的差异。

上面的频数分布图中,柱形的长短代表了不同沿街店铺密度的街道的数量。三座城市的历史街区街道总量都是300多条,北京有超过一半的街道都只有很稀疏的沿街店铺;上海有1/3的街道沿街店铺密度集中每100米在10家到25家之间;而广州有1/3的街道沿街店铺密度都超过了25家/100米。

如果将时间线拉回到20年前,通过直接比较沿街店铺的密度,基本上就可以找出一座城市里最繁华或是最有意思的商业街。但当线上消费的冲击绕过迅速做出反馈的商场,直接打击到物业分散、设施传统的商业街,多数缺乏特色或记忆点的街道和它们之上的商户就会遇到严峻的生存挑战。

要在北京胡同密集的区域寻找美食,位于什刹海与南锣鼓巷两片区域之间的地安门外大街可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除非住在附近的胡同里,很少有人会对东四北大街有什么记忆——这条街道上有387家店铺,包含了烟酒专卖、美容美发、地产中介、珠宝店、车行、钟表店、洗衣店等大量生活服务型商户和一批小型服装店。

南城的琉璃厂则维持了自己数百年来的特色,这条街上的208家商户中,有184家都是古玩字画和书画用品相关的业态。

在南京西路背街区域的奉贤路以及它周边的小路上,都藏着不少有意思的餐厅。

襄阳北路与北京的东四北大街类似,在两侧尚未更新改造的旧街道上还有不少商家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的生活服务。

福民街是城隍庙小商品市场的内部道路,这个市场是上海过去一个重要的专业市场,密集的商户除了提供批发服务,也对外零售——但现在批发交易之外,已经很少有人会去这儿买东西了。

在广州选取的三条典型道路与北京、上海结构类似。惠福东路在美食天堂的广州都是可以排得上号的“好吃的街”。

同福西路是海珠区的海华西历史街区中那条骑楼特色鲜明,又能提供生活服务的主街。

而北京路作为广州老城里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仍然保持着62%的零售店铺比例,当城市整体的重心往东迁移到天河后,也面临着自己的挑战。

到底什么样的商业街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汇总了北上广480多条沿街商户相对丰富的街道之后,给它们做了一次聚类分析。最终的结果将我们导向了三种街道分类:零售型街道、餐饮型街道、生活服务型街道。

由于纳入聚类的街道样本都经过沿街商户总量的筛选,因此上图中的城市街道类型更多能代表的是那些“活得相对不错”的商业街。

在北京和上海,60%左右的街道都在通过餐饮来维持生机。餐饮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人即使需要在城市里经历长途跋涉和漫长等位也觉得值得的一种商业业态。备受商业管理部门关注的“网红店”大多也都是餐饮店。

纯粹的零售型街道,在市场环境中已经被大量挤压。即使在广州,历史街区中零售门店加起来占到了所有商户的54%,能够形成零售特色的商业街也只占到了26%。

如果进一步细分类型,生活服务型商户中有一些业态是有机会加入更强的体验进而成为“网红店”的,比如已经玩出各种花样的亲子业态,或是不再走“卖卡”模式的健身房。目前这样的新商业类型大都还在单点尝试的阶段,但结合街道自身的空间属性,也可能会产生新的玩法。

毕竟,只是依靠餐饮这一种商业形态,要恢复商业街往日的活力与生机还是过于单薄了。

在你的城市里,哪条街道让你念念不忘,或者能被你认定为理想中的商业街?

    欢迎与我们交流或定制研究项目

    或请致电:(86)-21-6852 1029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