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汽车媒体和业内人士几乎都关注到这样一则消息,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厂,规划产能规模100GWh。
这样的新闻之所以迅速成为热点,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日韩企业加强在华布局力度的市场背景下,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如何实现进一步发展,已成为汽车产业核心议题。
向国际市场进军,开始成为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企业的选择。目前,它们实现了哪些突破?将迎来一段怎样的征程?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浪潮下,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能否“花香外溢”,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一席?
开启欧洲建厂征途
日前,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马蒂亚斯·岑特格拉夫在德国波鸿的一场汽车研讨会上透露,宁德时代将在德国埃尔福特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工厂。
事实上,2018年7月9日,在中、德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宁德时代就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了一份投资协议,计划在联邦德国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宁德时代德国生产基地将分两期建设,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计划于2021年投产,2022年达产后将形成14GWh的产能,有望为当地提供约600个就业岗位。据悉,宁德时代电池生产基地制造的产品将为宝马、大众、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车企配套。如今,随着宁德时代调整规划,其产能规划提升至原计划的7倍多。
宁德时代发力欧洲市场并非个案。据了解,比亚迪也在考虑在中国以外的地区生产电池,其中就包括欧洲;力神电池目前已在德国沃尔夫斯堡开设一家销售办事处。
分析师张涛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及日韩企业重回中国市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在此时发力海外市场,也是继续赢得发展契机的重要选择。“2018年,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超过了40%,国内动力电池前五名的企业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说明国内竞争已趋于饱和,再加上日韩企业卷土重来,国内市场提升的空间比较有限。”张涛告诉记者。
据了解,宁德时代埃尔福特工厂占地约82公顷,投资额约2.4亿欧元,预计产能将达到100GWh。张涛认为,宁德时代实现100GWh产能的规划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伊维经济研究院(EVTank)研究总监吴辉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宁德时代在德国的产能规划,是基于欧洲地区电动汽车需求做出的判断,将分步执行,后期可能也会根据市场变化有所调整。”
融入全球供应链
国内市场空间相对有限,是动力电池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宁德时代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非常高,要继续提升难度也非常大,开拓欧洲市场有利于其进一步提升产能,扩大市场优势。”张涛强调,欧洲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势头非常猛,挪威、丹麦等北欧国家的车辆保有量比例甚至高于中国,宁德时代走出这一步正当其时。
吴辉进一步指出,全球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都集中在中、日、韩地区,欧洲基本上没有规模较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的到来,将填补目前欧洲市场动力电池领域空白。
除了在当地市场建厂,越来越多的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开始进入跨国公司零部件供应链。2月初,宁德时代宣布,将与本田合作共同开发锂离子电池,并将以截至2027年的长期合约向本田供应56 GWh的电池。为配合本田的研发,宁德时代2019年上半年将在日本栃木县内投建基地。
2月13日晚,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与博世在合肥签订《采购协议》将为其提供锂离子电池、模组和电池包(零件、产品)等。2018年3月底,博世公开声明,表示已决定不再自行生产电池单体,理由是投资风险太大。
去年年底,孚能科技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已与戴姆勒签订从2021~2027年供货协议,供货规模7年合计140GWh,以50度电每辆车计算,可配套280万辆纯电动汽车。资料显示,以戴姆勒2017年全年销量约330万辆(其中奔驰230万辆),以及奔驰规划在2025年纯电动车型占比15%~25%估算,2021~2027年7年预计戴姆勒约500万辆电动汽车,孚能科技占比一半以上,很可能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当年3月,孚能科技通过了戴姆勒VDA6.3过程质量审核,成功进入其供应商体系。
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在中国企业布局欧洲市场之时,日、韩两国的动力电池企业也正虎视眈眈,在前期错失中国市场商机后,寄望在欧洲扳回一局。
资料显示,2015年,韩国LG就宣布了在波兰弗罗茨瓦夫附近的建厂计划,该工厂总投资约为16.3亿美元,每年可为10万辆电动汽车供应锂电池。不久前,为继续提升产能,韩国LG宣布继续追加投资55.65亿美元。三星SDI匈牙利工厂则于2017年5月建设完工,2018年正式投产,可为5万辆电动汽车配套。SK innovation的欧洲工厂同样位于匈牙利,根据最新消息,该工厂将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日本企业也蠢蠢欲动。2018年初,GS汤浅公司曾表明在匈牙利建厂的态度。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GS汤浅公司不仅要在欧洲建设根据地,还会在这里批量生产全新的三元锂电池,并计划于2020年投产。
那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胜算几何?“宁德时代、日本松下、LG化学及三星SDI无疑是全球动力电池企业的第一梯队。”深圳市雄韬股份研发副总监高鹏然认为,全球动力电池具备全球供货能力的仅中国的宁德时代、日本的松下电器、韩国的LG化学与三星SDI四家,从目前的布局情况看,它们将在欧洲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动力电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技术与成本。在吴辉看来,宁德时代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为整车或零部件跨国公司供货,说明其电池技术水平已能满足其国际化采购的需求。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地位稳居全球第一,甚至被称为“国际电动汽车市场的中心”。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让动力电池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将一马平川。“扩展欧洲市场的难度较大。”吴辉表示,虽然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但扩展海外市场将面临无补贴竞争的局面;同时,与日韩企业相比,它们在跨国管理经验方面有所欠缺,而且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动力电池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之路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比如,欧洲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完整度不足,用工及原材料成本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不过,欧洲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会更高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用工成本。”张涛说。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