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市场点燃资本热情,上半年illy、Manner、瑞幸、隅田川等多个品牌都拿到了数亿元融资金额

咖啡,准确地说是精品咖啡,正在搅动中国资本市场的风云。

根据新消费Daily数据统计,上半年M stand、illy、Manner、瑞幸、隅田川、三顿半等多个品牌都拿到了数亿元融资金额,其中Manner已经估值20亿美元。

几乎所有的消费领域都在升级,咖啡也不例外,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速溶咖啡占据70%以上咖啡市场的人口大国,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是将速溶咖啡转化为现磨咖啡消费者,也有一部分新兴咖啡品牌如三顿半,正在将速溶咖啡本身贴上“精品”的标签,使得原本低端的速溶咖啡产品拥有和现磨咖啡接近的光环。


不过在一般的概念里,精品咖啡依然属于现磨品类,它区别于传统咖啡的地方在于,首先要使用精品咖啡豆,然后制作的过程高标准严要求,以及更好的消费体验。

不过精品咖啡的概念出现时间并不长,对于消费升级的“速溶咖啡”究竟属不属于“精品”也没有做很严格的限定,所以品牌既然自称“精品”,那么也没有人非得去说它不是。

同样并非现磨,也在打“精品”路线的,还有以冷萃冻干咖啡为卖点的永璞咖啡,一盒永璞“冷萃精品即溶冻干咖啡39颗装”,在淘宝官方旗舰店售价为299元,平均每颗7.6元。


现状是,各家资本也正在努力地“喝咖啡”。

天眼查数据显示,近日,腾讯投资了一家总部位于苏州的咖啡店——“代数学家咖啡”,后者成立于2015年,主打精品潮流咖啡,是目前江沪浙地区新晋的“网红咖啡品牌”,曾获元生资本投资。

腾讯的投资方向通常是在互联网和科技领域,尽管投资过喜,但后者属于互联网新消费的代表品牌,明显非一般的餐饮品牌可比,而仅仅在今年上半年,包括代数学家咖啡在内,腾讯已经投资了两级精品咖啡品牌。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和B站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局,与红杉、启明、钟鼎等投资机构一起,在精品咖啡领域持续落注。

其实,区别“精品咖啡”与“传统咖啡”最明显的特征,已经不再是产品品质、卖相等,而是前者纷纷走上了互联网起家、资本助推、迈入线下快速发展的路子。依稀仿佛数年前的瑞幸。

而新兴咖啡品牌也确实正在对星巴克们(或许可以去掉“们”字)造成一定的冲击,例如6月份刚被字节跳动投资的上海本土咖啡连锁品牌Manner,2年时间门店就超过了170家,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Manner的净利润率超10%,这个数字,超过了星巴克。

Manner的客群与星巴克高度重合,它的经营方式是在写字楼和商场租用小块场地,为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咖啡,它可以看作一个短小精悍的星巴克。

据德勤的调研数据,我国一线城市消费者已养成咖啡饮用习惯的消费者人均消费量达326杯/年。而据《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统计,我国咖啡消费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成为万亿级的咖啡消费超级大国。

另外据德勤2021年发布的《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指出,消费者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品质和口感的追求。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在品质和口感方面建立自己的壁垒,才是精品咖啡品牌的立身之本。

而中国更加广阔的一线以下的其他城市,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们投注精品咖啡的一大重要理由就在于,精品咖啡不仅短期内能在一线城市创造良好的利润率,未来还能在咖啡的下沉市场有所作为。

不过有瑞幸翻车在前,未来的精品咖啡能否真正讲好资本故事还有待观察,毕竟这个时代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再催生出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巨头,而从“小而美”到巨大的规模效应又是资本永恒不变的追求。

    欢迎与我们交流或定制研究项目

    或请致电:(86)-21-6852 1029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