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览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业一直是本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占2016年本地生产总值(GDP)17.7%,提供约253,100份职位。
- Z/Yen Group于2018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香港排名第三。指数自2007年3月首次公布以来每半年更新一次,香港一直获评定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
- 香港是全球最活跃及流动性最高的证券市场之一,对资金流动不设限制,也没有资本增值税或股息税。
- 截至2017年底,以市值计算,香港是亚洲第三大及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同期,共有2,118家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总市值逾44,000亿美元。
- 香港是全球最活跃的首次公开招股市场之一,2017年集资总额达129亿美元。
- 香港建立了在内地以外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
业界数据
银行业
基金管理业
证券业
保险业
债务市场业
服务范围
服务提供者
银行业
香港银行体系的特点是实行三级制,即由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等3类银行机构组成。这些银行机构均获授权接受公众存款。三级银行机构按不同的规定营运,只有持牌银行和有限制牌照银行才可称为银行。截至2018年7月为止,全港共有154家持牌银行、18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7家接受存款公司。此外,还有47家由外资银行在香港设立的代表办事处。
基金管理业
香港获公认为亚洲主要的基金管理中心,汇聚众多国际基金管理人才。根据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调查,2016年,本港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除外),约有66.3%源自非香港投资者。虽然如此,本港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占资产管理业务逾50%。
2016年,本港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资产有70.5%投资于亚太区,总额为49,540亿港元,当中33,370亿港元投资于香港和中国内地,4,430亿港元投资于日本,11,740亿港元投资于亚太区其他地区。
证券业
证券业的交易服务由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证券经纪公司提供。
投资银行是首次公开招股(IPO)的主要包销商。香港股市高度开放,流动性高,吸引不少国际投资银行及证券公司来港开业,发展首次公开招股及证券业务。在二级市场,本地经纪行及银行主要为本地零售客户服务,而机构投资者则由国际经纪行及投资银行提供服务。
香港是中国内地企业交投活动最活跃的境外市场,也是内地企业重要的集资中心。大部分寻求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内地企业选择在香港挂牌。截至2017年底为止,共有1,05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证券市场主板或创业板上市,市值达225,220亿港元,占总市值约66%。
保险业
获授权保险公司
根据保险业监管局的资料,按2016年整体毛保费收入计算,本港五大保险公司为安盛保险有限公司、保柏(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苏黎世保险(香港)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大型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中海石油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及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保险代理人及保险经纪
保险代理人及保险经纪是保单持有人与获授权保险公司之间的中介人。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订有委任合约,保险经纪则不附属于任何保险公司。
截至2018年3月,共有2,413家保险代理商及62,811名个人代理人已向保险代理登记委员会登记,另有771名获授权保险经纪,分别是香港保险顾问联会及香港专业保险经纪协会等两个获认可保险经纪团体的会员。
债务市场业
债券发行者包括政府、银行及企业。债务市场以政府公债为主,政府通过发行债券为各类项目及运作融资。投资银行则作为包销商,协助债券发行者在市场销售债券。香港政府于2009年推行政府债券计划,旨在扩大本地债券市场。截至2018年6月,该计划的未偿还债务为1,047亿港元。此外,香港政府推出通胀挂鈎债券iBond,最新一批iBond于2016年5月发行。
私募基金
香港管理的私募基金,资金大部分来自海外,主要投资于区内公司。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旨在推广香港私募基金及创业投资行业,截至2017年底,企业会员超过380家。
香港政府为香港的初创业界建立了StartmeupHK门户网站,详列有关初创活动的最新消息,以及各类相关资源,包括各类政府创业资助及培养计划、创业加速计划、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者,还有本地与海外一些初创企业的成功案例。此外,StartBase.HK是香港一家开放原码创业公司资料库,旨在促进创业投资者与初创公司之间的资讯流通,鼓励创投市场发展。
业界发展及市场前景
接通内地市场
为了开放及促进中港两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开通,允许沪港两地交易所上市的合资格证券进行跨境交易。最初,北向买卖沪股及南向买卖港股的每日额度分别为130亿元人民币及105亿元人民币。同样地,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简称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开通,北向买卖深股及南向买卖港股的每日额度与沪港通相同,分别涵盖881只及417只合资格股票。
为迎合市场需要,沪港通及深港通的每日额度已经增加。自2018年5月1日起,北向买卖及南向买卖的每日额度分别由130亿元人民币增至520亿元人民币,以及由10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420亿元人民币。
2017年3月,总理李克强宣布,于2017年在香港及内地推行债券通。这项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计划已于2017年7月初实施,是内地资本市场发展的新台阶,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中介角色。目前,债券通只设「北向通」,允许海外投资者经香港投资于规模达9万亿美元的中国内地债券市场,而「南向通」将于日后增设。截至2017年10月,注册使用债券通的境外投资者数目增至 200 名,占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计划总数逾三分之一。
香港新上市规则
在2018/19年财政预算案中,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出把香港上市平台转型,以吸引更多新兴及创新企业申请来香港上市。2018年4月30日,香港交易所推出新上市机制,在《主板上市规则》(《上市规则》)新增3个章节,并对现行《上市规则》条文作相应修订,包括允许拥有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经济」公司以及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这些《上市规则》改革使香港能够把握新兴科技公司带来的机遇,加快新经济领域的发展。长远而言,改革可以令投资者加深对新兴及创新企业的认识,包括商业模式及技术。
离岸人民币中心
于2004年开始,香港银行获允许提供个人人民币业务。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计划于2009年推行,并于2010年7月扩大范围,参与人民币业务的香港银行可以向企业客户提供多种人民币服务,包括人民币存款证、人民币债券及贸易融资。香港在内地对外贸易结算方面担当重要角色,香港银行于2017年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约3.9万亿元人民币。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处理全球逾75%人民币支付量。企业可以利用香港人民币市场的多样性及流动性带来的好处,方便与中国内地公司合作。
以香港为集资中心
香港是亚洲的主要金融及资本市场,本地金融机构享有优势,有能力把握区内集资及融资交易机遇,尤以「一带一路」倡议及大湾区发展为然。在「一带一路」之下,基建项目接踵而来,包括绿色融资及绿色债券等融资需求将持续增加,预期香港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集资中心,尤其是首次公开招股、债券发行以及私募基金业。
金融科技发展
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业,并推动全球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在香港,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市场出现不少新的参与者,包括初创公司及传统金融机构,他们向环球市场及用户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包括支付系统及数据分析。
香港推出多项措施,支持金融科技不断向前迈进。2016年3月,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金融科技促进办公室。此外,金管局、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保险业监管局也分别设立金融科技专用平台,加强监管机构与业界之间的沟通。三家监管机构也推出监管沙盒(Sandboxes),让金融机构收集用户对旗下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的意见及数据。香港政府继续促进金融科技发展,2017/18年财政预算案宣布一连串支援措施,包括成立专为创新及科技初创公司而设的20亿港元「创科创投基金」。
机械人及人工智能发展
与中国内地及新加坡等邻近地区相比,香港银行及金融业在采用机械人及人工智能方面仍处起步阶段。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于2018年3月进行的调查,在388名受访者中,近半数认同其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偏低,仅7%确认他们的公司每年拨出预算以进行机械人及自动化发展。虽然如此,香港一些大型银行正急起直追,以为紧贴科技潮流的顾客提供服务,并从长远方面削减成本。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及渣打银行均使用聊天机械人处理一般客户查询。除了个别金融机构之外,香港政府也推出科技券计划及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等财政资助措施,推动金融科技发展。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
在CEPA下,香港金融服务业是可大为获益的行业之一,其中包括银行、保险及证券市场。香港政府与国家商务部于2015年1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金融服务业是受惠行业之一。该协议进一步向香港开放内地的服务市场,并把适用范围扩展至内地全境。
来源:香港贸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