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不发达的过去,中国人都习惯于通过血缘纽带来分担风险。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似乎都很忌讳谈到不好的事情,例如车祸、火灾等,更别说死亡了。所以,保险行业在中国的推广必将遇到更大的阻碍。那我们今日就来探讨一下,保险行业究竟是如何在中国立足的,它的发展过程又遇到什么阻碍呢?它又是如何克服阻碍继续前行的?
第一份在中国买卖的保险并非是中国人本土自生的。保险行业是在19世纪才引入中国的。第一个出现在中国的保险公司是英国的“谏当保安行”,于1805年在广州开业,由于清朝政府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经商,故该公司只能专为来往于广州的外国商船提供运输保险。而在中国出现的第一个人寿保险则是英国的“标准人寿保险公司”,于1846年进入。它主要给住在广州、上海等口岸城市的外国人提供人寿保险,而鲜少有本地中国人对这些保险感兴趣。
根据调查,在1805年之后的六十年里,中国境内只有洋行保险公司,没有中国人创办的保险公司。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保险公司是“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于1865年,其主要经营的是水运保险。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虽然有保险公司相继成立,但总体速度还是发展得很慢。直至1949年,国内也只有60多家保险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即就组建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把全国60多家保险公司都合并到其中,同时也要求国外的保险公司退出中国。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在1958年后,中国的保险业务基本停顿,尤其是随着国有计划经济的建立,商业保险确实显得多余。而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后,保险业才重新启动。
在19、20世纪的中国,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定,人们对未来的不安全感一刻都没停息过。从保险学的角度,这个时间段应该是一个成交的高峰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保险行业自19世纪引进后,一直受到文化上的阻力,因为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人历来不愿意谈论不幸事件,认为那不吉利。
但现在你会发现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有投保,保险行业也是未来最具有潜力的行业之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到底是怎么发生转变的呢?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同其他国家相比又是怎么样的呢?
保险在产品结构上,截至2016年末,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其中,三分之二是人寿险和投资性寿险产品,但财产险占五分之一,健康险才占11%左右!那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呢?最近这几年保险行业又是因为什么才发展得这么高速的呢?
在二十世纪末之前,中国保险业一直以水火等财产险为主,寿险保费占比很低。经过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的不断熏陶,国人的迷信程度才慢慢地降低了。在保险行业开始的一个多世纪里,保险主要是通过公司、雇佣单位做团体销售的,很少有针对个人做直接销售。而且由于文化阻碍,人寿保险在整个行业的占比很低,基本不到10%。
在2000年,“万能险”这个品种引入了中国,这就仿佛向中国的保险行业注入了一剂鲜血。“万能险”的推出,不仅使寿险类保费成为第一,更引人注目的是他让全行业保费超过万亿!那“万能险”到底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以保值为主、兼顾升值的投资品,类似于有保底的理财产品。其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同时也包含了传统的人寿保险,在保险对象离世后其继承人会得到额外补偿。
“万能险”为何能如此快速地打开中国的保险市场呢?相对传统寿险而言,“万能险”明显是相对粗糙的。那它为什么能比精准寿险带来更大的成功呢?因为它很好地掌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避开了中国人不愿意提及的词汇。“万能险”被当作投资理财产品卖,让很多人觉得它和银行的理财产品一样没有风险,而且它淡化了中国人忌讳的跟“死”挂钩的寿险属性,更加注重提及它理财的属性!
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中国各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深的地区,买保险的人口比例就越低。因为这些地区的家族、宗族更加发达,族内成员间的互通有无、平滑风险冲击的能力就更强,因此,对外部保险市场的需求偏低。而在越是发达的地区,购买保险的人口比例就越高,因为他们对风险的敏感度更强,规避风险的需求越高。
保险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起起伏伏,现已较为稳定。我们可以从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史中学到一些经验:金融产品设计不能只看客观需要,还必须考虑一个社会的文化土壤,否则,“水土不服”的历程会太长;在面对文化障碍时,我们要试图淡化人们所不喜的部分,学会包装产品。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