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身市场研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肥胖大国,肥胖率由3%上升到12%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游泳、快走、慢跑、骑自行车、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一切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等各种徒手自抗力动作。这些运动可以使人类达到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以及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目的,从而使身体强健。

从1992年到201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肥胖大国,肥胖率由3%上升到12%。2017年,我国约54%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87年前后的生育高峰人口目前已步入而立之年。严峻的人口健康现状驱动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在人口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的当下,健身运动成为了大众维持健康的重要选择。

健身是“消费升级”的时代产物。在物质需求满足的背后,人们更加开始注重追求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躯体,尤其重视通过健身体育运动去增强预防疾病。

01

从改革开放初期,健美操的传入促进健身开始在城镇居民中普及,到进入2000年,人们对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不断增加,健身从海外传播进入我国并发展已有三十余年。

目前,健身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其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早已初步成型,具体主要包括上游健身器械、教练培训和课程研发,结合硬件、人员内容形成健身行业的资源提供方。中游健身中心、健身APP、O2O服务平台等,覆盖线上、线下各个场景,提供多元健身服务。下游运动周边、信息查找、社交平台与数据管理等后端服务。

02

自2015年起,与健身相关关键词的热度明显增加,在微信、微博等热门社交平台上,与“健身”有关的分享内容在不断增多,健身活动受到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望再逐渐被展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健身体育锻炼行列。

我国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消费水平增长的经济驱动下,人均健身支出逐年增加,健身运动呈现全民化趋势。现在健身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已经成为了相关爱好者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3 -2017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从3.8亿人增至5.5亿人。健身俱乐部数量也从3245家增至46050家。其中,2018年我国健身房健身人数已经达1830万人,健身软件Keep累计突破了1.6亿人次。健身作为一种时尚而又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加速崛起。“与其花钱看病,不如花钱健身”。成为了当今健身消费者们对健康要求最真实的诉求。

目前我国健身人群个性化需求分类明显。从年龄层面看,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具有不同健身需求,其中70后人群希望通过适当强度的健身缓解压力、增强体质,预防运动性损伤;80后人群追求塑身形,拼颜值,健康生活;90后人群更加注重个性,追求自我喜欢的健身方式,热衷于在健身过程中发展社交关系。从需求层面看,健身人群被划分为经济型用户、健身爱好者和高净值用户三类。其中经济型用户主要以减脂为目的,喜欢大众运动,追求增强体质;健身爱好者则以塑形为目的,习惯经济投入,热爱户外运动;高净值用户喜欢休闲类运动,追求社交和减压。

运动鞋市场:细分市场:按产品(跑鞋、运动鞋、有氧运动鞋、步行鞋和徒步鞋);性别(男性、女性和儿童);按销售方式(实体店和电子商务);和地区——2014-2019 年市场规模、份额和趋势的全球分析以及到 2030 年的预测

我国大型连锁健身俱乐部目前主要入驻一、二线城市,并主要集中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对健身的认知不再仅仅局限于跑步机、健身器材等锻炼方式,而是需求更为细化,如大众消费者需要性价比更高的优质健身服务,而高端健身消费者则需要更为专业和私人的指导。此外,女性、青少年、上班族等群体的特定健身需求,更催化了健身教练工作室、健身俱乐部等业态。相比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平均增速8%),我国二线城市的健身中心成长加快,平均增速在10%以上。

03

虽然我国健康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与崇尚健身文化的欧美发达国家对比,我国健身观念与习惯尚在建立之中,健身观念与习惯仍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渗透率略超30%,与发达国家健身人数渗透率(50%)对比,实际上存在巨大差距。其中,《2018IHRAS亚太健身俱乐部产业报告》显示,我国前十大城市健身会员渗透率却仅有0.97%,不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1/10,还低于健身文化并不流行的日本。归根到底,我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学生课业为主,负担繁重的学业使得其缺乏体育锻炼时间与机会,往往错过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对运动兴趣进行培养的最佳时期,造成成年后对体育锻炼的忽视。反观欧美发达国家及地区,他们健身理念根深蒂固,将运动视为一项必须特长,家庭重视从小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让其对运动的兴趣延续一生。

然而,我国对健身建设非常重视,目前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并驾齐驱,早已成为我国健康产业及体育发展的“马车”。随着人们对健康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家政策对健身体育产业的助推,我国健身渗透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追上欧美发达国家也不算是难题。

 

    欢迎与我们交流或定制研究项目

    或请致电:(86)-21-6852 1029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